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藏历新年话吉祥:象征五谷丰登的“迷你”粮仓切玛盒
文/舒放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一,也是藏历新年的头一天。一大早,藏族朋友就发来了“洛萨扎西德勒”的祝福语。扎西德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藏语了,吉祥如意。洛萨是新年之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洛萨扎西德勒”传递着亲朋之间最美好的祝愿。
网络时代有网络时代的好处——随这句祝福语一起发送过来的,还有一张“切玛盒”图片。切玛盒是藏族同胞在新年和婚礼等其他重要庆典仪式必备的传统吉祥物,寓意着人寿年丰、吉祥如意。
切玛盒是一个斗状的木质盒子,制作精美,上面雕刻有象征吉祥的花纹图案。不过这只是一个容器,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切玛盒在中间用隔板隔开,两边分别盛满熟麦粒(在安多地区,我们把这种炒熟的麦子叫玛美)和糌粑,然后再分别摆放“酥油花”,这一对“酥油花”是相配套的,也就是说呈现出的场景要有关联性,要表现出成双成对的含义。
“酥油花”在这里是泛指,用酥油捏制而成的图案,不限于花朵。通常,切玛盒里摆放的这一对酥油花,内容多是六长寿图、和睦四瑞、吉祥六牙白象等藏族同胞传统吉祥图案,或者就是花鸟树木组成的吉祥寓意图案。
今天早上朋友发过来的切玛盒图片上,酥油花是摩尼宝瓶的造型,同样也是非常吉祥的寓意。
酥油花的周围,是“洛萨梅朵”,也就是迎新花朵、开放在新年的花朵。雪域高原春来迟,正月(一月)期间罕有鲜花,于是藏族人民就用晒干的青稞、大麦或小麦染色,加工制作成五颜六色的“洛萨梅朵”,然后插在酥油花的周围,这样,“切玛盒”就制作完成了。
切玛盒要在家里摆放一年,直到来年制作新的切玛盒进行替换。
盛满了玛美、糌粑和酥油花、洛萨梅朵的切玛盒就像一个迷你粮仓,是千百年来藏族同胞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以及对来年丰收的期盼,这和我国内地春节最早的内涵非常类似,都是农耕(农牧)社会人民最关心的事情。
如果说有所不同,那就是虔诚的藏族同胞赋予了切玛盒供奉神灵的作用,甚至说供奉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切玛盒是拜年的重要“道具”。新年之际,家家户户制作好的切玛盒会摆在正对着房门的藏柜上。亲朋登门拜年首先会走到切玛盒前,用左手大拇指和无名指捏(蘸)一下玛美、糌粑,弹向空中三次,表示供养(礼敬)佛、法、僧三宝,然后会用嘴唇粘一下手指上的玛美和糌粑,之后弯腰对主人说“扎西德勒!”这就是藏族同胞传统的拜年仪式。然后宾主坐在卡垫上开始喝茶饮酒,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
如今,随着藏汉民族交流的日益加深,切玛盒已经走向了市场化,除了新年和婚礼等传统年俗等场面之外,在平日一些迎接贵宾的场合上也可以看到切玛盒出现。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接客方式正走出雪域高原,在更广阔的的天地上传承和发扬着藏民族的传统文化。
大地春常在,最后用一副春暖花开的图片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吉祥如意。#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