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挪出穷窝过好日子 [复制链接]

1#

在距离市区24公里的曲水县才纳乡境内,有一处色彩鲜艳的藏地风情别墅引人注目。这里的房子共栋,分成绿、红、白、蓝4个片区,分别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村里12条主干道,代表一年12个月。村子的藏语名字叫“扎西堆喜”,意为四季吉祥。

四季吉祥村是首批易地扶贫搬迁点,也是全区易地搬迁示范点。在,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精心规划的不只是漂亮的房子,还有老百姓的日子。

近年来,大力加强易地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建设,确保一个又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稳步实施,全面助力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解决雪域高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彩色房子里的多彩生活

走进四季吉祥村次仁多吉的家,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藏式银器、铜器,客厅摆放着精美的木质雕刻家具。年,次仁多吉一家十口人从公里外金沙江畔的“三岩”片区雄松乡加卡村搬迁而来,他们分到了平方米的独栋二层楼房。

高山深谷、土地贫瘠的“三岩”片区下辖45个行政村,贫困发生率60.88%。以前,次仁多吉一家生活艰苦,交通不便,家里老人生病要去医院。

次仁多吉说:“现在我和妻子在保洁公司上班,每人每月有元的工资;大儿子在温室大棚上班,每月有元的工资;家中其他孩子都在附近学校上学,学校包吃包住。”如今,次仁多吉一家每年加上产业房、草场补贴有10多万元的收入,生活宽裕了很多,去年还买了辆皮卡车。

目前,四季吉祥村已完成搬迁入住户人,其中曲水县搬迁群众户人、昌都三岩跨地市搬迁群众36户人,高海拔搬迁户12户70人。

高原上的读书声更响亮了

8月24日,是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幸福家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开学的日子。

这所占地亩的学校是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森布日安置区的配套项目。年12月,那曲市双湖县和安多县共5所学校师生合并搬迁至此。

“双湖、安多平均海拔米左右,天气寒冷,氧气稀薄,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而森布日村海拔多米,气候宜人,含氧量也高,学生运动、学习都方便了;最主要的是老师们留住了,他们愿意在这里安家。”森布日幸福家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党支部书记邓增曲加说。

学生们精神面貌的改变在学校体育老师白珍的眼里尤为明显。“以前海拔太高,跑多了他们就喘,喊头疼、心脏不舒服,刮风下雪恶劣天气多,户外活动也少;现在孩子们终于可以跑,可以玩了,学校还配备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的活动场地。”

身体有了活力,学习也有了动力。目前,学校有17个班级,在校生名,教师59名。全部免去学杂费、书本费,提供免费食宿。今后,学校将继续扩招,计划招生规模名学生,其中小学名学生、初中名。

盐碱地上开辟健康幸福路

“搬到这里后,妻子的风湿病有专门的医生治了,医院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42岁的旺扎拿出家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料册,跟记者细数着搬迁给家里带来的变化。旺扎一家原在那曲市申扎县塔尔玛乡格玛村,海拔多米。因为高原地区气候恶劣,妻子塔吉得了严重的风湿病,长期服药,一家七口人靠旺扎一个人放牧为生。

健康才是的小康。年9月,旺扎一家搬到彩渠塘村。彩渠塘村是精准扶贫风湿患者集中搬迁安置点。这里的每个搬迁户都实现了地热入户,搬迁户随时可以在家里泡温泉。

“年第一批搬来了那曲、阿里、昌都三市地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户、人,其中人患有风湿病;这一年,医院派出了第一批驻村工作队,医院在这里建立了风湿病防治研究基地和温泉水疗中心,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结合藏医药浴,为搬迁群众治病。”彩渠塘村第一书记德吉说。

定期去家门口的水疗中心接受藏医药浴治疗,旺扎的妻子已经可以下床走动。最近她还在村里的合作社学习起了编织毛毡,学成后预计每个月有多元的收入。旺扎在村里幼儿园当保安,每个月有多元收入。“加上生态补助金、草场补贴、村里的产业分红等,年我们成功脱贫摘帽了。”算着这笔脱贫账,旺扎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