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弹唱胜地甘南,传遍雪域的草原流行乐 [复制链接]

1#

「书写故乡」是趣觅新设专栏,特邀来自藏区各地的青年撰写关于故乡的故事,希望能够打破对于藏地“他者视角”的描述局限,立足本土感受记录成长记忆中的故乡,于内唤起认同,于外建立认知。

同时,也希望能为更多仍然热爱文字的藏地创作者提供一个进行叙述的平台,鼓励以写作与世界对话。

Chapterfour:甘南

本文作者:Dorje出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西部草原,从舒适圈来到了沿海大城市,如今选择生活在内地。一个在社会上没造化的年轻人,民科的藏区民俗与宗教的爱好者。

藏人的弹唱故里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文化属性是属于安多藏区的,与它相连的是四川的阿坝州与青海的黄南州果洛州,在古老的藏文文献中,我们将安多地区和康巴地区统称为多康地区,藏人谚语中的?????????????????????????????/下多康四水六冈,便是形容我的故乡。多康一词也是形容边境的空间概念,该词源于吐蕃君王时期,藏王派出了一支精锐的部队驻扎在吐蕃帝国的边境上,这成为了多康人最早的祖先。其次,在多康地区尤其是安多的农牧区,有许多山体被藏人具象化后而形成了???????/地神,而这些形象中许多都起源于吐蕃时期的????????,他们是拥有二百五十位士兵眷属的如本。甘南草原历史上的藏地经历了太多,改革开放后,藏人也曾尝试向更广阔的世界展示自己的面容,其中第一批藏人歌手大多是唱中文歌曲的歌手,他们的歌声至今朗朗上口,并且这些歌曲的传播深深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内地。但是这种曲风逐渐与蒙古人的中文草原歌曲产生了化学反应,至今很多内地人很难分清蒙古与藏区八九十年代的曲风差别。那么是否有用母语歌颂藏人心声的歌曲,答案是有的。甘南地区最大的寺院是拉卜楞寺,这是在十八世纪由第一世嘉木样尊者建立起的寺院。第二世嘉木样尊者从周边地区引进了许多乐器带入寺院,其中从拉萨哲蚌寺带回了一种名叫六弦琴的乐器,这种乐器相传出于西藏都阿里地区,在卫藏地区原本属于宫廷乐器的一种,是一种声音清脆悦耳,拥有六根弦的弹拨乐器。弹六弦琴的老照片由于拉卜楞寺的影响,这种乐器逐渐走出了宗教场所,经历世俗化后,它也变成了牧人歌声中的伴奏。就此开始,甘南便成为了多康的弹唱胜地,但将弹唱艺术发源到整个吐蕃故地的,不得不提到甘南玛曲。玛曲的牧人歌手玛曲县位于甘南州的西南面,这里是草原的深处,秘境中的乌托邦,这座建造在绿草之上的小县城,是个时间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小镇。它像其他安多地区的小县城一样,有过往拉客的司机,站在理发店外的女店长,县城边缘的寺院旁沐浴阳光的老人,转动油门的牧人骑手,吆喝的虫草贩子,茶馆里酒鬼,还有草原歌声最动听的歌声。玛曲县城风光在乡下,有一个由部落组成的一个小镇,人们叫她曼日玛镇,这里诞生过一位令八九十年代藏人无法忘怀的歌者,他叫??????????????????,或许这不能勾起大家对他的记忆,在更多的场合中,我们称呼他为?????????九十年代初,藏地母语的使用度急剧下降,而市面上充斥着一些非母语的宣传物,而甘孜州的色达与甘南的拉卜楞寺在这股强风中逆流而上,发起了九十年代初的母语行动。这项行动使得多康地区的一些母语产业恢复了生机,例如母语书籍或影视传媒,而伴随着母语运动而风生水起的,就是安多的音乐,尤其是诞生在甘南的弹唱艺术。玛曲日常?????????/弹唱是一种自七八十年代在青甘地区流行起来的藏人艺术,经过传承时间不长的传统,华尔贡老师在年将它带上了青海广播电视台并进行了演唱,从此这种艺术便成为了牧人们最喜爱的艺术之一,德白老师本是甘南玛曲曼日玛的一位牧人,受到恩施华尔贡老师的影响而学习了?????????/弹唱。记得儿时的电视机不是在放西游记与济公喇嘛,就是在放父母从县城买来的弹唱大赛vcd,早几届大赛的一等奖是一辆本田摩托车,那是受牧人独爱的交通工具。那时的小县城虽然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