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堡河谷的故事达尼俄玛塔藏族 [复制链接]

1#

作者:达尼.俄玛塔(藏族)

听说马尔康大藏乡有一个手艺精湛的手艺人,手工制作的“鼓”闻名远近,最令人感动主要的是他对传统手工制作的坚守。因了热爱文化的年轻人三郎热单的推荐,与致力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杨素筠老师约好,在一个冬季的周末,一起去看看那个美丽的地方、去听听老人家故事的愿望终于成行。

虽然前一晚下了一层薄雪,我们一行七人依然冒着沟深路滑的危险,浩浩荡荡地进山。此次乡村文化之旅我也是有私心的。除了我自己进沟数次后,越来越被深山的美丽和山里人的坚守感动之外,也想让我年轻的同事们感染一下这一方热土的文明和厚重的文化。我那最年轻的四个小同事,虽然他们不是马尔康人,还有两个是刚刚入职的硕士生,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被吸引被感动,更希望他们能热爱并留下来服务于这片热土。

一路走过,看见即将被大型电站淹没的村落和在马尔康难遇的宽阔良田,心里带着些惆怅,贪婪地把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珍藏于心底,或许以后的以后,它们就成为了回忆和传说。因为昨晚下过雪,路很滑且窄,弯道又多,我们的车安上了防滑链条,在狭长的山间公路慢慢缓行。天空虽不见太阳,天气也算睛好,偶尔还会从云层里洒下一点光晕。

我们一会儿兴奋于车窗外的美景,一会儿又下车细细品味远山下的风光。远处白雪覆盖的山头被蒸腾起来的雾半遮半掩,山下狭窄的茶堡河谷伴着我们刚走过的公路,一直向前蜿蜒而去。低头可见路边的马儿、牛儿还有猪儿悠然自得,抬头,一群飞鸟绕着古村落盘旋,一圈一圈密密麻麻的甚是壮观,还传来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走走停停,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拔米的目的地——大藏乡德尔巴村柯木·玛门和娜兰阿姨的家,一个皮鼓制作的手工家庭作坊。老人的作坊就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加盖了一个防雨棚,其中一角整齐地堆着40公分左右长短的木料墙,遮挡住了一部分外面风力,另外一角是老人的工具墙,两个已制作完成的鼓躺在操作架上,一些半成品的鼓散落在四周。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试一试鼓,于是我们就一个个胡乱地按自己的节奏敲击起来,空旷的山谷,山风和着鼓声,虽然少了一些章法节奏,却依然显得那么空灵清幽,悦耳得直击心头。

两位老人能说藏族嘉绒大藏口语、藏族嘉绒本真口语、汉语少许还有藏族安多口语,因此交流起来并没有太大障碍,他们一边笑眯眯地看着七嘴八舌的我们,一边认真地讲解着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

因杨老师的好建议,我们来时自带了零食、水果、干粮和餐具,有心的杨老师还给老人带了蔬菜。于是我们决定借用老人家的屋顶晒台,邀请老人家和我们一起共进午餐,其实主要还是想听老人家给我们讲故事。娜兰阿姨知道后,说啥都要做一道土豆丝给我们加菜,还抱歉地说“山里没啥好吃的,将就哈”。我们带的东西不少,热心的玛门叔叔把家里的垫子和长条桌都搬将出来,桌布铺上、东西摆上,随后娜兰阿姨热气腾腾的奶茶和土豆丝也端上了桌,大家围着长条桌,面向山谷,就着美味伴着老人家精彩的故事,开始一个完美的午餐之旅。

玛门叔叔76岁,娜兰阿姨77岁,育有四个子女,老人将他们都安排在另村、邻寨或同寨,子女有些务农有些牧业,孙子辈基本在外打工。老人的手艺是自学成才的,年轻的时候同村僧人手里有一本制作藏鼓的记录,僧人曾给他讲过书中记载的制作程序。于是年轻时的玛门到处学艺,但周边没有人真正会做鼓,凭着自身有木匠功底和对制作鼓的热爱,经年累月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完善,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制作藏鼓的经验。什么木料做鼓边,什么样的皮蹦鼓面都极有讲究;用什么样的水泡牛皮,购买牛皮要注意什么?什么牛的皮子薄不适宜做鼓面,木材、皮料准备、开始制作的工艺、周期,玛门叔叔说起来如数家珍。“到目前也许已经做了上千只鼓了,没有认真统计,差不离吧”当我们问起制作的数量时老人说。

说到徒弟的事情,叔叔脸上有些落寞。以前也有些徒弟,有些出师了,有些还只是“半成品”,但近几年都不怎么做了,手工鼓的制作需要下苦功夫、耐得住寂寞,才可能制作出一面高质量的好鼓,可是现在制出来的手工鼓赚钱少,加上机器做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不怎么有人愿意手工制作了,叔叔无奈的地笑了笑。

健谈的叔叔和我们拉起家常,越聊越发现我们有好多共同的朋友和共同的亲戚,于是拐来转去,我和叔叔阿姨也就成了转拐的亲戚了,一场别具风味的乡村文化之旅演变成了“大型”寻亲之旅。

我们就这样吃着美味、抬头就是青翠的松林和巍峨的雪山,山林里不时有鸟的鸣叫,还有风掠过我们的脸庞,听老人娓娓说着他这一生的经历、村里的前世今生、大藏寺庙的故事,这一切多么富有诗意和浪漫,诗和远方其实真的不远,只要你愿意:

脚下有路,行囊有梦,途中所遇皆为最动人的故事。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目光所及皆是最美丽的风景。

SPRING

来到茶堡地区,怎么可以错过三郎热单的私人博物馆:于是我们的第二站:直奔“阿尔莫克萨民居博物馆”。

我是早就听说阿尔莫克萨民居博物馆,但也只来过一次,博物馆的建造者三郎热单是哈休村人,博物馆是他家的老房子改造出来的。年轻人不太爱说话,他的故事都是杨素筠老师告诉我们的。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在外面打工赚钱,将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阿尔莫克萨的改造上。为什么他想要把老房子改造成博物馆,我没有机会和他本人细聊过,好像每次见面都比较匆忙。我想他或许是想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很多年前的藏人,在这片土地上是怎样生活作息的,又或许是想把回忆延续,也或许只是一种单纯的情怀、割舍不去的乡愁,将原汁原味的、曾经的生活方式传承下去,让老碉房焕发出它原本的迷人生机。他不仅维修了这座七层高的碉房,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屋中细节处“还原旧貌”。

参观过克莎民居博物馆的杜阳林老师曾说“阿尔莫克萨是座令人惊叹的博物馆,它的一间间陈列室,便是三郎热单祖辈们点点滴滴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每一根木柱,每一块青石,甚至被油盐熏得发黑的屋顶,踩上去吱嘎作响的陡峭楼梯,都留着八百年的老记忆。时间在这里变得格外缓慢滞重,走进它的心脏,能感受往昔人们的生活场景,岁月赋予的慈悲情怀。”

走过一座横跨茶堡河的村口吊桥,我们就进博物馆。杨老师认真细致地向我们讲解博物馆的文化故事,虽然杨老师不是博物馆的主人,但她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对古村落的保护、用心以及对克萨民居的热爱从她的讲解里可见一斑。讲解中的杨老师总是神采飞扬的,每次听了她的讲解和丰富的知识拓展,总是收获很多,克萨的前世今生,热单和他的先人们的故事,她都可以胸中有数、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克萨民居首先吸引你的是它和其他寻常民居不太一样的高度和外观,“克萨”藏语指新房子的意思,“民居形似碉房,站立成“冒”字型,其上部貌似笼子,非常壮观独特”,楼高总共七层,约高20来米。每层主要是对藏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藏族古建筑文化进行集中展示。三郎热单的祖上有三弟兄,三兄弟最早在这块土地上修建了三座房子,一座是大哥修建的,也是他和他父亲现在所居住的这栋叫阿尔莫·克萨的碉房,二弟修建了一座最结实的房子,三弟修建了一座最美的房子。在民居的三楼有一个小房间,这是这个民居最特别之处,据说他祖奶奶在这小屋生了十四个孩子,他的奶奶也在那间小屋里生了十四个孩子,到他母亲这一代,因患病二十九岁就去世,因此只生了他和他姐姐两个孩子。在杨老师的介绍中,我们一行人对老祖宗的聪明睿智、熠熠闪亮的藏地文明惊叹不已,不觉中缓缓来到屋顶的平台,煨桑台、颂经堂、聚议室、粮架晒台都集中在这里。

隔着茶堡河望着对岸粗壮的老白杨,杨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阿尔莫的老白杨

很久很久以前,哈休土地上来了三兄弟,他们来到这里看见美丽的茶堡河静静流淌,水里有一条龙经常出没,不伤害万物,感觉这里很有灵性,这里土地十分肥沃,森林丰茂,鸟语花香,他们决定在这里安家,给房子取名阿尔莫(阿尔莫,藏语,有龙住的地方)。

他们修建了哈休村最早的了三座碉房。一座是最美的阿尔莫克萨,一座是村里最高的碉房阿尔莫克萨嘎,一座是村里最大的碉房阿尔莫克萨理。

房子修好他们一起种下三棵阿尔莫白杨树,目前这株古老的白杨树也说不清楚它生长的年龄了……

水里住着一个美丽的龙女,每天她会在茶堡河里戏水,每次玩水累了,她会爬到树下变成人样,与三棵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她说自己一个人很孤独,好希望他们三棵树能变成会说话的人,可以与自己交流,因为茶堡河谷太美了,她不愿意离开这里,她希望与他们一起玩水,夏天看花开,冬天看雪花落。不知她说了多少年,慢慢的三棵树也爱上美丽龙女,有了灵性,他们能听懂龙女的表达,也慢慢开始理解龙女的意思,就这样,几百年后,三棵树慢慢修炼能懂龙女的心,他们每日修炼,慢慢,慢慢变成了三个俊美的少年。从此每天三个少年会与龙女一起玩水,在茶堡河里畅游。不知道那一天,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量砍伐木头,将木头放在水中运送出山,有一天无数的木头同时从大河上游中冲撞而下,将正在戏水的龙女撞得遍体鳞伤,龙女伤势过重,差点失去生命,远在天边的龙王知道美丽女儿受伤,将她强行带回龙宫,龙女万般不舍这里,但是她看见每天冲闯而来的木头,她无法再回茶堡河了,她喊泪伤痕累累飞升上天。三兄弟因为扎根在这里,没法跟追随龙女而去,慢慢的二弟三弟因思念龙女而悲伤过度干枯而去,只有大哥,他一直不愿意倒下,他在一直站在这里,他要等待美丽的龙女回来,这一站就是千年……

阿尔莫不老,白杨树就不老,这棵树走进村庄那天,就说好,不会在离去,岁月的树,陪伴阿尔莫人祖祖辈辈,阿尔莫村子愿意陪他年年岁岁。

几百年,魏然的白杨树,在岁月和时光里站得太久,便有了神性,阿尔莫就变成了一棵老白杨,于是树就在阿尔莫人的眼睛里和灵魂里。

故事讲完了,我们静静伫立在有风穿梭的屋顶,一种对坚守的感激、迎着困难不屈的勇敢和一股沉甸甸的感动涌动在心里,身边这个纤瘦的男孩凭一己之力用自己的方式,为保护传统文明在努力、在坚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阿尔莫克萨这样动人的故事,生命仍在延续、山间美丽的传说顺着茶堡河一直流淌着,它们将随着山间的风飘向更远、更远的远方。

“如果你去看一看那棵将等待化为血肉筋脉的白杨,走一走滔滔河流上的吊桥,持一颗平和诚敬的心,进入古老文化的深处,在碉房中央,与之交心,两两对望,你就会明白,这种感受”(杜阳林)。

请你、带上敬畏和热爱,我们相聚在村口。

阿尔莫,等风也等你!

注:图片来源于作者及其友人拍摄提供,鸣谢!

音乐与文字的亲密混搭

作者简介

达尼.俄玛塔:女,藏族,马尔康人。群众文化研究员,阿坝州文化馆馆长。从事过教育,目前致力于民族舞蹈和藏族文化研究,年四川省“金熊猫奖”获得者。

往期精彩

无论在人生的哪一边

刘清竹

它又叫了

丁小炜

瓦下听风

彭家河

三十九度七

易逐非

好书推荐

浮生八事

一个有烟火气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