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玛才旦的乡愁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寻找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hl/230310/13346256.html

导演:万玛才旦

编剧:万玛才旦

主演:索朗旺姆/金巴/杨秀措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藏语

上映日期:-11-20(中国大陆)/-08-30(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分钟

又名:Balloon/羊飼いと風船

IMDb链接:tt

作家、编剧、导演万玛才旦

“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乡的故事…,一个更真实的被风刮过的故乡。”

我先后各种因缘在90、00、10年代四次去过藏地。最近一次是参加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世外桃源》获得最佳,我受导演周铭影邀请上台一起领奖发言,万玛才旦恰好是颁奖嘉宾之一。这样的场合我们师兄弟再次见面,自然非常喜悦。我发言时却没表达这份见面的情绪,原因像我给大家推荐和分享万玛才旦的将于11月20日上映的电影《气球》一样,重要的是他作品的高品质。

之前一次去藏地,我们朋友三人驾车。第一次去马尔康从成都出发坐了十多小时汽车,这一次只用了几小时。藏地的道路交通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甚至路比车多。公路正是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尤其高速公路,对于人们既是一类自由,也是一种规训。我没看到牧民在高速公路上放牧,省级公路上却时时遇到。我留意到高速公路间隔会有动物通道,方便动物迁徙。从未受到文明驯服的野生动物也经受规训,比如藏羚羊,他们几百万年的确定性消失了,需要适应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变化。铁路建设时考虑了同样的问题,否则迁徙路线受阻会导致大量野生动物死亡。

我们到了色达,一位朋友生意上的藏民朋友们招待了我们,另一位朋友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正巧碰上年龙寺的上师带领信众祭山转山,于是我们三人一路跟随,到了安多藏区很多地方,比如传说格萨尔王的故乡,阿尼玛卿神山,最后到了青海湖。上师的八缸加长丰田越野在四千米左右高原驰骋,信众在扬起的风沙里追随。信众有藏民有汉人。我不了解藏民信众,对汉人信众多少有些认知。通过少量的接触,我产生了疑问,宗教会让我们更平静更自由还是相反。至少我观察到几个汉人信众的状态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对于宗教信仰本身是他们生活的藏民,还有没有宗教信仰生活的汉人,宗教信仰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如何选择。我难以给出答案。

年高兴张摄

我们三个朋友,一个生意人,一个画家,一个电影从业者,在西宁分道分离开,多年的友谊没有受到此次旅行的影响,而我对于宗教的怀疑态度可能影响到了彼此的情绪。我并不反对宗教,只不过是怀疑宗教对人的束缚一面。

在现代性之后,人类一切坚固的东西都支离破碎或烟消云散了。

人类远离了根基,在不确定性寻找确定性,而确定性又短暂地被超越成不确定性。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人们如何选择和生活。人类面临着深渊,感受着深渊。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到了深渊,看到了深渊的人不一定敢凝视,凝视深渊的人不一定找到了出路。从尼采(上帝已死),马克思,韦伯,席美尔,海德格尔,…,人类还一直在追问和追寻,如何脱离深渊,找到出路,我们焦虑、抑郁、痛苦、抗争、彷徨、伤害、…。

我只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感受到现代性给藏地带来的变化,而深处剧烈变化之中的人们感受是怎样的,我想,只有日常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们才能恰到好处地呈现。而身为作家和编剧、导演的万玛才旦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表达者和创作者。

不少观众从万玛才旦电影《塔洛》里感同身受。塔洛是一个遭遇到现代性深渊而无所适从的牧民,他最终找不到确定性的道路(停在道路边)而选择自虐(自杀)。一个现代性的游牧者的选择了他的命运。

《塔洛》剧照年

我们来看一看万玛才旦新作《气球》里达杰一家祖孙三代面临的困境。

电影里祖父是传统信仰和文化的确定无疑的践行者,看到电视机有关试管婴儿的报道要孙儿关掉电视,反对和拒绝受此影响。电影只交代了达杰妻子的妹妹卓玛成为尼姑后和大儿子中学教师分手后的一段情感纠葛,两人之前的情感是一段隐秘的材料。我们可以从一个身穿西装从事写作的中学教师和周遭的对比,以及他送给卓玛那本《气球》,一窥两人情感的前史。

《气球》剧照年

达杰是只深受传统教化的“公羊”,对于祖父离世转世到妻子怀中深信不疑,反对妻子卓嘎堕胎。而妻子却因各种原因,不再相信转世的说法,打算堕胎。她到底做什么选择呢。故事的主线围绕这个冲突展开。

《气球》剧照年

《气球》剧照年

三个孙儿,老大在读汉藏中学读书,本身带有祖母转世的标志,既不可避免接受传统教化又不得不接受现代教育。两个弟弟还是顽童,把白色的避孕套当做气球玩耍,既还没有受传统教化也没受现代教育,在他们身上会不会放飞希望呢。

《气球》剧照年

《气球》剧照年

一个朋友看完《气球》后问我,人到底要不要有信仰呢。万玛才旦没有给确定性的答案。我也无从回答。

万玛才旦讲述自己故乡的故事,特别强调意象对于他的表达和呈现的重要性。万玛才旦的乡愁,是在故乡剧烈变化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寻找诗意地栖居。

刘勰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秀”就是显出来,是有形有色的。诗意就在于通过有形有色的“象”,让人体会到隐在背后的无限的“意”——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刘勰这个“隐秀”说,用海德格尔的西方语言来说,就是指通过“在场的东西”,体会到背后那无穷无尽的“不在场的东西”。中国传统讲的“意象之美”跟海德格尔讲的“澄明之境”的诗意之美有相似之处。

意象之美,在于可浅可深。

王家卫导演曾说过:“万玛才旦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可以深看,也可以浅看。浅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