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赞干布南木特在舟曲藏乡的传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南木特也称安多藏戏,18世纪始发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甘南州夏河流域的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

南木特藏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深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在艺术手法上,它综合传统寺院法舞和民间歌舞艺术,构成了有唱有说、有歌有舞,有完整结构和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为甘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由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组织人员编导排练的藏戏《松赞干布》在夏河拉卜楞寺上演,他借鉴传统寺院法舞“哈羌姆”的表现手法,参照西藏藏戏的表演形式,吸收民间歌舞和地方说唱艺术,配以小型乐队,演出在安多藏区产生了强烈反响,很快传播到附近甘、青、川部分寺院,民间也学习仿效,各地剧团、剧目逐步增多,使“南木特”藏戏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藏戏剧种。

《松赞干布》南木特传入舟曲已有50几个年头了,是坪垭阿克桑吉年从拉卜楞寺带回家乡的文化瑰宝。阿克桑吉为武都坪亚籍僧人,是拉卜楞南木特藏戏团的最初成员之一,也是木特藏戏在白龙江流域的传播者。上个世纪中叶以后楠木特藏戏活跃在舟曲八楞及武都坪亚各村大小舞台之上,全靠他踏实的专业功底和对文艺的热枕,可敬可仰,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阿克桑吉于年圆寂,他先后将《松赞干布》南木特传入陇南坪垭藏族乡及舟曲县八楞乡,为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松赞干布》南木特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当地传统唱调,与本地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当地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哼上一两段儿。《松赞干布》南木特在白龙江流域的藏乡藏寨有了新的生机,为当地藏文化增添了几分新的色彩。

在舟曲八楞和武都的坪牙藏乡还有藏戏《松赞干布》的民间演出团体,在这一剧目中,包容了松赞干布平叛称王,吞咪留学创立文字,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先后进藏,吐蕃颁布律法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甘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赞干布》南木特片段曾在八楞乡林家山村、花园沟村、西岔村、东岔湾等村多次演出。但完整演出,自年以来尚属首次。随着老演员相继离世,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当地乡亲们重组人马、加紧排练,年由阿克曲扎组织村民,兰永杰老师编排并主持,通过林家山村全村村民的努力,在大年初三成功将完整的《松赞干布》南木特剧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体现了舟曲八楞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表达了舟曲八楞藏族劳动人民对藏文化的热爱之情。此剧目的成功演出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